您现在的位置:中国早晚报主页 > 企业资讯 > 返回首页

北京将支持机器人企业参与重大工程

2019-08-22 14:29编辑:编辑07人气:


北京将支持机器人企业参与重大工程

记者昨日从2019世界机器人大会上获悉,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正在制定《北京市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行动方案》,下一步北京将构建医疗健康机器人、特种机器人、协作机器人、仓储物流机器人和关键零部件“4+1”产业发展格局。到2021年,北京将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机器人产业创新和应用示范高地。2018年北京机器人企业数量超400家,全产业收入达到100亿元左右。

支持企业参与冬奥会等重大工程

在昨日举行的世界机器人大会主论坛上,北京市经信局局长王刚透露,目前,北京市经信局正在制定《北京市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行动方案》,明确了到2021年北京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

王刚表示,下一步北京将构建医疗健康机器人、特种机器人、协作机器人、仓储物流机器人和关键零部件“4+1”产业发展格局。此外,支持企业推动服务机器人示范应用。支持企业参与2022年冬奥会以及城市副中心等重大工程。推动公共安全领域示范应用,围绕公共安全、城市应急等领域,支持企业开展警用、安防、救援等机器人示范应用。

力争后年相关产业收入超120亿

王刚称,到2021年,北京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愿景是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机器人产业创新和应用示范高地。具体目标为,创新地位国内突出,涌现一批标志性创新成果,培育形成3个以上产业协同创新平台;产业实力稳步提升,机器人产业配套体系逐步完善,培育3-5家细分领域龙头企业,机器人及相关产业收入超过120亿元;推广应用成效显著,工业机器人在全市产业转型升级中发挥更大作用,服务、特种、仓储物流机器人示范应用取得新进展。

北京机器人生产制造企业超50家

王刚表示,在机器人产业发展方面,北京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北京不但拥有清华、北理工、北航、中科院自动化所等国内知名的机器人重点科研院所,还聚集了仿生机器人与系统、机器感知与智能、机器人伺服与控制系统等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及一批新型产业创新载体。

北京在机器人整机和系统集成、机器人核心产品和关键基础零部件方面均有布局。2018年,全市有机器人企业400余家,其中生产制造企业50余家,全产业收入达到100亿元左右。

亮点

北京机器人产业集群优势明显

如今的北京,机器人生态日益成熟。此次2019世界机器人大会有近40家北京企业参展,超过参展企业数量的1/5。

北京形成机器人产业独特领先优势

北京高度重视机器人产业发展,近年来相继出台《北京市加快科技创新发展智能装备产业的指导意见》《北京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路线图》等政策,为机器人产业发展营造了良好氛围,机器人产业发展成效显著。

北京在机器人工程技术实验、验证平台等公共技术服务能力方面具有较强实力,拥有国家级机器人检验检测公共服务平台、国家机器人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等服务机构。此外,北京在机器人整机和系统集成、机器人核心产品和关键基础零部件等领域均有布局。

北京市经信局局长王刚在大会上指出,北京在机器人产业领域集群优势明显。近年来,在医疗健康机器人、特种机器人、协作机器人、仓储物流机器人以及关键零部件领域,北京集聚了一批优秀的创新企业,形成了独特的领先优势。例如,天智航、柏惠维康、华科精准成为全国仅有的三家获得国家第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许可证的机器人企业;北京凌天自主研发的特种机器人已成功应用于反恐排爆、消防安全、应急救援等多种场景;极智嘉仓储物流机器人快速扩张,保持全球市场占有率领先等。

中国本土集成产品竞争力逐步提升

麦肯锡全球资深董事合伙人Karel Eloot表示,全面释放机器人的潜力,首先需要解决企业在应用方面的挑战。成本高、缺乏统一的编程平台接口、缺乏集成商、缺乏自动化解决方案等都是在产业化发展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2018年中国市场工业机器人销量同比下降3.75%,但中国自主品牌机器人占比上升,市场占有率为32.2%,比2017年回升5.5个百分点;销售量为43555台,同比增长16.2%。

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委员、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理事长曲道奎表示,汽车工业不景气、3C行业增长乏力导致中国市场工业机器人消费总量在多年增长后首次出现拐点,也导致了全球市场的增速下滑。但不可忽略的是,中国本土集成产品的竞争力在逐步提升。

“我们现在出了很多样机和产品,怎么形成产业,推向市场,这是一个凤凰涅槃的过程。”曲道奎表示,目前国产机器人市场正在迎来发展机遇,技术的突破和融合将带来整体产业的革新。

除此之外,制造模式变革也将会为机器人产业形成依托或者支撑,全球正在进入一个新的智能制造时代,即工业4.0时代。未来的北京将在协同中国产业转型升级中发挥更大作用。

追访

服务型机器人如何商业化落地?

业内专家表示,服务能力是门槛,培养生态是重点

随着技术更迭,服务型机器人逐渐进入寻常百姓生活。8月21日,2019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多位相关企业人士、业内专家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服务型机器人产业链还不成熟,构建生态是行业痛点。服务型机器人商业化落地,需要考量成本、场景、下游配套产业等因素,而培养生态成为市场关注的重点。

服务型机器人需要整体产业链升级

达闼科技首席营销官葛颀表示,“生态是一个逐步建立的过程,就好像人类聚集后变成村落,再变成城市”。 据中商产业研究院《2018-2023年服务机器人行业发展前景及投资机会分析报告》显示,目前中国服务型机器人行业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大部分产品处于研发试验阶段,投入使用且实现产业化的服务型机器人产品还很少。

与工业型机器人不同,服务型机器人更注重与人的交流。葛颀认为,服务型机器人商业化落地的门槛在于能力是否足够,能否持续满足不同应用场景,能否提供比人更好的服务。

华科精准是一家主要研发医疗机器人的企业,华科精准首席运营官王兰芬称,医疗机器人在商业化落地过程中,除了要考虑如何卖出去以外,还要考虑医生是不是真正在使用,“我们会花大量时间与医学专家讨论,发现手术中会遇到的问题,去解决它”。

针对医疗机器人盈利的问题,王兰芬称,目前还没有谈到盈利那一步,医疗机器人的下游产业还没有较好布局,耗材、配件等产业并不成熟,还在发展过程中。

主营水下机器人的博雅工道也谈到了相同的产业困境。博雅工道董事长助理付钰涵称,一直以来,水下机器人部分配件大多从国外购买,“我们现在主要就在解决供应链、生产线、零配件制造的问题。”她认为,目前服务型机器人需要整体产业链升级。

相比盈利,企业更看重“跑马圈地”

(来源:网络整理)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0
已推荐
  •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早晚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中国早晚报,转载请必须注明,http://www.zaowannews.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图说新闻

更多>>
新的一轮股市行情已经到来,80、90后准备好了吗?

新的一轮股市行情已经到来,80、90后准备好了吗?



返回首页